传媒中国
adall1 adall2
当前位置:传媒中国 > 娱乐传媒

暑期档票房负增长引反思"IP""小镇青年"泡沫破灭

栏目:娱乐     编辑:安远    时间:2016-09-02 01:32     热搜:暑期,票房,青年   阅读量:11200   

《盗墓笔记》票房高口碑差。资料图片

9月1日是中小学开学日,这日也宣布今年电影暑期档正式闭幕。与去年热闹的大盘行情对比,今年的暑期档并未达到预期。截至8月28日,2016年暑期档票房总收入为123.29亿元,与2015年暑期档124.78亿元的票房成就相差不大,但在放映场次、投资力度大幅度增加的情形下,2016年的暑期档并未交出一份使人满意的“答卷”。

业内人士分析,去年被热炒的“小镇青年”和“IP电影”概念在数据眼前宣布泡沫幻灭,并且也映照出如今电影生产“厚利不重质”的急躁风尚,更体现了国内电影业人士对市场主力的认知和预期存在误差。

“小镇青年”拖了票房后腿

去年被宣传一年的“小镇青年”概念,在今年上半年票房“退潮”以后,几乎从言论里消失。

依据一份针对“小镇青年”观影习惯的研究报告中的界说,“小镇青年”是指在二线城市及以下城市、县城、州里观影的19岁至30岁的电影观众。

去年,“小镇青年”这一观影群体曾奉献了《捉妖记》的八成票房。于是,很多决策者、视察者以为,“小镇青年”支持起了中国影市的半边天。然而,从数据的比较中却出现出截然不一样的结论。

艺恩电影智库的数据显示,以2015年增速最快的4月、7月和8月为样本,“小镇青年”所在的二线及以下城市票房同比涨幅均小于全国水平。其中,增速最快的4月,全国票房增速为126%,二线及以下城市票房增速仅为59%。而到了今年,在负增长和降速增长的暗影里,“小镇青年”更是体现出了与一线城市截然不一样的对大盘的用处力——4月和7月,二线和三线城市的降速超出全国,8月里二线城市的票房是“小镇青年”群体里唯独掉头向下负增长的力气。

“对‘小镇青年’熟悉和预期的错误,是致使今年暑期档票房不如去年的重要缘由。”壹娱视察主编陈昌业分析,最近三年以来,二线城市的票房平均份额占到了全国的42%,把二线城市纳入到“小镇”,实际上是给三四五线城市参加市场主力军。

中国电影市场原来就是以青年为绝对主力,当“二线及以下城市”和“青年”这两个不一样维度里的主力相加,其自己固然是毫无争议的市场主力。所以,在陈昌业看来,对“小镇青年”票房的封建毫无意义,而从数据上看,一线城市和中心城市人群才是票房的中坚力气。

陈昌业以为,今年暑期档的低迷还有两个重要缘由:影片的质量下降和售票平台补助的削减。“国内三四线城市影迷对票价的敏感水平很高,票补下降相当水平上克制了这一群体的观影需求。”

那么,票房的乏力是不是会倒逼影视创作思绪的转变?在陈昌业看来,需求变化的不是创作思绪,而是生产思绪。“制片方应当要抓住忠诚观众群体,研究他们的请求爱好和购置力。目前只想着卖给观众,但没有想着怎样把物品做好。”陈昌业以为,假如能完成生产思绪的变化,对影视产业发展是一件好事。

“情感众筹”市场失灵

近两年,“IP电影”占领大银幕荆棘铜驼。IP价值之所以被重视,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所说,很多IP作品陪同了粉丝的成长,带有青春记忆,在他看来这是一种“情感众筹”的体现。但在今年IP电影却团体哑火了。

改编自韩寒小说《长安乱》的电影《喜乐长安》3月上映,票房缺乏200万元;改编自畅销小说的《泡沫之夏》和《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票房分别为700万元和3亿元;算起来《盗墓笔记》如今近10亿元的票房算是最高的。尽管它们由不一样艺术门类跨界改编而来,包含小说、漫画和游戏,但一起点就是口碑遭受差评。

其实在去年IP热潮兴起之时,业界就模糊觉得存在虚火,博纳影业总裁于冬曾开顽笑说:“一家公司的老板说他要拍《三十六计》,我说你这辈子都拍不完,一年拍一部,得拍36年……然而这叫IP吗?”

资本对IP的追捧也让真正扎根影视圈的人觉得失望。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宋方金对记者表示,他和国内一些有行业话语权的编剧达成了“拒绝改编大IP”的内部协议,“我们把这个市场留给刚入行的人吧,常常有年轻编剧说我被时期淘汰了,说真话,中国任何一个一线编剧一年赚五千万很简单,只需他没底线。”

寻觅有著名度的IP能下降市场风险,这无可厚非,但国内的IP如今更多还是噱头般的存在,没能获得内容上的强力支持,没能和好电影划上等号,换言之没有给IP做加法。倘若创作者一味以竭泽而渔的方法盘剥IP,无疑会加重其颓势。

仓颉影视总经理孙吉顺表示,品质可是关的IP电影透支了观众的热情和信赖,“对观众而言好故事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对抱着深谋远虑想法的电影,观众不会连续买单。在IP众多的情形下,究竟哪些能做成电影,如何成功地讲好故事,是电影人特别要思考和重视的问题,跟随观众成熟度的提升,通过一番优越劣汰以后,一切会渐渐好起来。”

记者视察

保卫票房靠诚意

按通例,暑期档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收获季,数十部电影抱着分一杯羹的理想闯出去,结果纷纷湮灭。最直观的数据是,全部档期没有一部过10亿元票房的电影。从去年和今年春节档电影市场的爆热到现如今的寒意实足,可是戋戋半年的时间,电影从业者有些措手不及。

很多业内人士把暑期档甚至上半年整体的不景气,归罪于票补的削减。但票补只是部分诱因,在创作自觉跟风观众又日渐成熟的背景下,靠票补、靠概念炒作拉动中国电影市场很简单出现负增长。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卖明星卖话题成为屡试不爽的赚钱良药,连真人秀做电影都有大量观众买单,既然请明星买IP比精心制造更省力更有票房保证,工匠精神又何须苦守呢?于是在这个夏天,我们看到的电影一部比一部差:《封神传奇》上映后《富春山居图》能够浅笑退役,看了《盗墓笔记》要给陆川导演的《九层妖塔》道歉……

经历了这么多烂片的浸礼,观众不怎样好糊弄了。特别是对大大部分人而言,电影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进影院也不是唯独观看电影的方法。一些赚快钱意图显著,而质量又没有保证的电影试图忽悠观众时,观众也有权利用脚投票,保卫自己观影的智商。今年暑期票房的回落,也是观众对电影的审美有了基本的推断,他们很明白哪些作品有诚意哪些电影又是在骗钱,他们不会再像当年《富春山居图》上映时,为了解一部电影有多烂而买票进影院,大家都挺忙的,何须呢?

当泡沫退去,市场自然会显露真实的底色。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太快,已成为行业共鸣,李安导演今年6月在上海电影节一片狂欢景象下苦口婆心的一句“慢一点”口血未干。按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的说法,中国电影的整体性发展将由“快牛”变成“慢牛”,能够预感往后相当一段时间里,中国电影会经历转型再转型的阶段。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市场变冷给电影人敲响警钟的同时,也暗示了起色在渐渐呈现。观众的不满情绪在舒展,进影院的热情在消减,必定水平上会倒逼电影出品方有所反思:让电影回归电影,是中国电影走出低谷的唯独方法。(记者刘长欣 毕嘉琪)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来源:传媒中国

相关阅读

adl03
adr1
ad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