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中国
adall1 adall2
当前位置:传媒中国 > 文化传媒

土山汉墓考古为什么持续了半个世纪有一条南北走向的——云龙山山脉

栏目:文化     编辑:安远    时间:2021-08-21 12:07        阅读量:8852   

土山汉墓考古为什么持续了半个世纪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土山汉墓考古是我国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观念转变的缩影,体现了三代古代考官和博物馆人的梦想。

在江苏省徐州市南部,有一条南北走向的——云龙山山脉它因山分为九段而得名,蜿蜒起伏,看起来像一条龙土山汉墓位于云龙山北麓的低山腰在山体的帮助下,形成了一个底部直径近百米,高约16米的高大圆形封土桩从上世纪三八十年代的老照片中,依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土山的封土高大挺拔,气势磅礴

涂山附近一直有居民居住1969年5月,附近居民取土时发现1号墓1970年7月,南京博物院对该墓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各类文物100余件,其中银质玉衣,镀金兽形砚台,鹅足铜灯等珍贵文物更为轰动由于1号墓位于土山北侧,规模较小,一般认为围场下应有大型墓葬1977年,徐州博物馆组织对土山进行考古勘探,发现了较大的主墓,即2号墓.随后几年,徐州市政府组织考古发掘,前后两次清理东耳房,但最终因资金,堆土,拆迁等问题搁浅1999年,新建的徐州博物馆落成,距离土山汉墓仅一墙之隔,土山汉墓的考古工作迅速被重新提上日程可是此时对土山汉墓的认识不仅仅是考古发掘,还有保护,展示利用,周边环境升级等一系列问题这一想法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和江苏省文物局的认可和好评

从2003年至今,近20年的时间里,土山汉墓经历了封土发掘,整体保护规划,重点工程建设,室内发掘的漫长过程考古工作也从室外考古向室内考古转变,从单纯的野外考古发掘向同步发掘保护,修复展示并重转变2020年,土山汉墓考古发掘基本完成至此,延续了半个世纪,凝聚了历代三代古考家和徐伯人心血的土山汉墓,即将成为向公众开放的重要遗址博物馆

土山二号墓是东汉时期发现的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王侯陵墓土山二号墓规模大,结构复杂该墓有一个高度约16米,底径近100米的圆形印章封土层层夯筑,内有大量西汉时期的瓦片,陶片和泥印现已发现泥印4500余枚,包括西汉官印,县城印,私印等,对研究当时的文书传递,官制和疆域变迁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墓室为砖石混合结构,平面近A形它由墓道,耳室,地道,前室,后室,岭路和黄肠石墙组成除了耳室,其他的墓室都是用黄色的肠石墙建造的,上面覆盖着四层封石据考古学家介绍,在修建古墓的过程中,调动了巨大的人力资源,耗费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据统计,墓葬中使用的石头有4200多块,面积近1000立方米大多数石头形状规则,抛光精细仅观察到180名在石头上刻有铭文或白书的工匠姓名,夯土量超过4.5万立方米青砖,包括长方形砖和楔形砖,广泛用于耳房,墓室票顶和铺地,数量超过4万块

土山二号墓发现各类文物4850余件其中墓葬出土文物350余件,按不同功能分别放置于各墓中,东耳房为厨房用房,西耳室是战车室,前室东部为车马兵器娱乐器械,西部为祭祀用品,夔岛主要使用陶器,其功能已由巡护道路变为藏匿,后房是主棺房出土文物包括陶器,金属器皿和玉器工具,其中有大量成组的彩陶方案,盘,耳杯组合完整清晰,其中抽屉式方盒国内首次发现玉器工具包括玉衣,玉垫,玉枕等陪葬玉器,出土了耳杯,盘,箱,勺等成套祭祀用品

考古发掘明确了东汉初年王陵的建造过程,结构和方法,对于研究东汉王陵的形制乃至中国墓葬制度的演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通过券砖上的文字,可以明确每个墓葬的名称和功能:前室为前堂,后室为官室,回廊为禅道首次发现了较为完整的东汉王公彩绘棺,明确了东汉王公使用的是双层棺的棺制

徐州是汉武帝刘邦的故乡汉朝时,这个地区受到汉朝的高度重视如今,西汉楚国和东汉彭城的都城已被考古证实,西汉楚墓和高级贵族墓的考古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东汉时期徐州地区的考古工作相对较少,土山二号墓的考古发掘填补了这一空白如今,土山汉墓将转入墓体,封土和出土文物保护的新阶段伴随着土山汉墓陈列馆的翻新和建设,我们将能够一窥东汉的制度和社会生活

元丰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来源:中新网

相关阅读

adl03
adr1
ad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