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中国
adall1 adall2
当前位置:传媒中国 > 聚焦传媒

新理论为农业研究提供更强解释力

栏目:聚焦     编辑:山歌    时间:2016-12-24 12:24     热搜:农业   阅读量:10107   

白文凤本报记者芦晓春

农业问题非常复杂,单一的学科研究其实不能够很好地解释和处理农业领域所产生的问题。近年,农业社会学的兴起在商量农业前途、提升农民收入、中兴优良农业文化和增进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遭到愈来愈多的珍视。

为总结农业社会学已有的研究成果,完善农业社会学的理论系统,12月17日,由中国农业大学人文发展学院社会学系和中国农民问题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农业社会学研究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的20多名农村社会学和农业经济学的学者加入了研究会。

作为国内农业社会学理论的首创者,中国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教授从社会学的角度深入论述了他对农业问题的思考。他以为,社会学关注农业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实质,农业实质上是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产业,这是社会学对农业的基本推断,恰是因为农业的这一实质特点,需求政府的农业义务。他强调,家庭是最合适农业的基本组织方式,它能够很好地顺应农业生产的特色。同时,面临家庭生产呈现的弊病,不该以否认家庭经营这一组织方式为价值,而是通过组织创新的方式战胜小农生产的问题。他还指出,可连续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理念,必须恪守生命体规律创新生产方法,而非以工业化的思想单方面寻求农业的高产、高效而牺牲自然环境和抢夺地力。

与会学者们还环绕农业社会学的兴起、农业社会学的理论传统、农业社会学的基本框架及主要议题和中国农业社会学的近况与前景等进行了交流。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熊春文教授以为,中国将迎来农业社会学与农村社会学及农民研究长久并存的时期。同时,农业社会学关于农业文明的关注,就是关注中汉文明的命运及其走向。对此,近几年专门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进行系统研究的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庆忠以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对现代农业效果的生态解救,是对“乡土中国”世代传承之生活方法的重建与回归,更是恢复乡村活力、增进农民选择生活能力的重要战略。

与会学者一致以为,农业社会学是一项全新的学科研究,补充了国内社会学研究和农业研究领域的空白。据了解,如今中国农业大学已开启农业社会学的课程建设,课程系统框架主要包含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力过程、技术与技艺、农业类型、农业与农村发展等。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来源:传媒中国

相关阅读

adl03
adr1
ad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