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中国
adall1 adall2
当前位置:传媒中国 > 聚焦传媒

工信部规范汽车动力电池行业年产能门槛拟抬高39倍

栏目:聚焦     编辑:余梓阳    时间:2016-11-23 09:52     热搜:产能,工信部,汽车,电池,行业   阅读量:6995   

“不是高,而是特别高。”面临《汽车动力电池行业标准要求》(2017年)(征询看法稿)将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产能的门槛提升至过去的40倍,一家动力电池龙头企业的高管如此评价。

11月22日,工信部官网披露《汽车动力电池行业标准要求》(2017年)(征询看法稿)(简称“征询看法稿”),对动力电池(在汽车上配置应用的、可以贮存电能并可再充电的、为驱动汽车行驶提供能量的装配,包含锂离子动力电池、金属氢化物镍动力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不包含铅酸类电池)生产企业进行管理。

征询看法稿大幅举高了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产能的门槛。依据征询看法稿第八条,“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80亿瓦时,金属氢化物镍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1亿瓦时,超级电容器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1千万瓦时。系统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80000套或40亿瓦时。生产多品种型的动力电池单体企业、系统企业,其年产能力需分别满足上述要求。”而此前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的年产能门槛设定在2亿瓦时。

“门槛一下子被提升到了原来的40倍。80亿瓦时,意味着100多亿元的产值。”前述企业高管表示。

门槛提升后,国内能达标的动力电池企业寥寥可数。有业内人士指出:“2016年产能达到80亿瓦时的动力企业,只有比亚迪和宁德时期。”依据东吴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比亚迪)2015年已经建成100亿瓦时的动力电池(年)产能,估计2016年将具有160亿瓦时的(年)产能,2019年规划动力电池(年)产能达340亿瓦时。而国轩高科董事、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方建华则表示:“今年我们的年产能约60亿瓦时,来年能达到80亿瓦时。我们年产能在国内排名第三名。”

虽然动力电池企业对征询看法稿是大跌眼镜,但有视察者将其视为利好:“原来就不该该有那么多动力电池企业能赚钱,过去门槛太低。”其看好缘由有二:其一,虽然短时间内动力电池业会加速洗牌,但强者将会锋芒毕露。提升门槛后,将构成优越劣汰、良币驱赶劣币的局势,动力电池整体产能严重多余、企业平均出货量不大的局势将得以改变。此前,中汽研副主任王成曾表示:“从动力电池出货量和产能比较来看,动力电池已经整体产能多余。今年前10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配套总量为142亿瓦时,但前四批(进入)电池目录的(动力电池)企业总产能370亿瓦时,产能前十位的企业总产能为175亿瓦时。”事实上,在征询看法稿出炉前,市场已经自动启动洗牌程序。据王成介绍,从构造来看,动力电池供给链构造在走向高端化:比亚迪、宁德时期等龙头企业基本满产,甚至超产能生产,而中小企业产能利用率显著缺乏。展望来年,优良稀缺和低端多余的局势将会并存。

其二,政策之手和市场之手的两重推进,有益于加速中国动力电池完成规模效应的进展,从而更早下降本钱。中国制订了提升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时间表,并希望同时下降动力电池的本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在研究报告中猜测,中国锂离子电池完成技术升级后,2020年新型锂离子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提升一倍以上,达到350Wh/Kg,本钱下降50%,达到0.6元/Wh;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提升一倍,达到250Wh/Kg,本钱下降一倍,达到1.0元/Wh。因为动力电池占新能源汽车本钱的30%至50%,跟随动力电池本钱的下降,新能源汽车的价钱有希望大幅下降,从而减少与传统汽车的价钱差,有益于新能源汽车走向私家用车市场。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来源:传媒中国

相关阅读

adl03
adr1
ad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