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中国
adall1 adall2
当前位置:传媒中国 > 观察传媒

上海举办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互联网+文化创意类”决赛

栏目:观察     编辑:张璠    时间:2017-05-12 19:30     热搜:上海,互联网,决赛,大学,文化,学生   阅读量:5368   

中国经济网上海5月12日讯 记者沈则瑾报道:青年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热情如何?对哪些创业项目更感兴趣?今天,在上海财经大学金融谷创意园展示的第二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互联网+文化创意类”决赛项目给出了部分答案。30余所院校的212支项目团队报名参加该大赛,5月9日,30支进入决赛的项目团队在上海财经大学进行路演展示,阐述创业思路,接受创业专家担任的评委老师点评,并决出最有创意的创业项目。

进入决赛环节的项目涉及领域十分广泛,围绕“互联网+文化创意”主题,很多项目与大学生们相对熟悉的教育、金融、非遗、生活、设计等有关,大都比较接地气,有些甚至已进入创业阶段。

青租界就是这样一个项目,这个青年社区瞄准的是在上海这座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他们难免会迷茫,有时又寂寞,对照网上列出的城市青年“空巢感”爆表10个时刻,青租界一一加以破解,这使青租界不是租赁房出行便捷、环境舒适和安全私密性好那么简单,而是具有城市青年稀缺的归属感,入住者能在青租界的群里聊二手交易、夜跑健身、工作学习、电子竞技、情感咨询,什么都能聊,最后发现找到一个聊得来的知心朋友,就住在隔壁。

这样的项目聚焦比生活中的“痛点”更深一点的那个“点”,不仅仅能打动评委和潜在客户,即那些就要走上社会的大学生们,也会吸引来投资者。这样的优秀项目在大赛中涌现出了一批,如“汉语诗歌”、“快乐小鸭”等。

但更多项目显然没有那么成熟,常常引来评委老师的“敲黑板”,“聚焦,聚焦,还是聚焦。”汉服工作室就那么十几套汉服,想给爱好者们提供摄影、美食、诗词等等体验,评委老师问女学生,你的聚焦点在哪里?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如果别人模仿是不是能做得比你还好?“维吾尔刺绣遇上‘互联网+’”有同样的问题,维族女大学生希望开发一些有民族特色的实用品帮乡亲们打开市场,想设计一些旅游者买回去爱用的包袋,为了控制成本,“聚焦”到一款手机包,效果却不理想,她急着要听听评委老师怎么说。

据主办方介绍,“汇创青春”活动是上海文教结合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重点打造的项目平台,由上海市教卫党委、市教委主办,旨在以文化创意为突破口,着力推进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和上海“设计之都”建设,大力营造全市文化创新和创意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搭建校园创新创意与文化产业园区对接的桥梁,打通“学生作品-孵化产品-商品”的转化链条,服务学生就业创业。

来自上海市教委的统计显示,至2016年底,上海全市已有13所高校设置了双创学院,14所高校举办双创教育实验班。“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互联网+文化创意类”决赛等平台和赛事倒逼上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革新,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创意过程中加入商业思维,让作品走向社会。而更多业内人士认为,各类平台和赛事的搭建和举办,不单单是让学生的设计产品走向市场,更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意识,未来能够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来源:传媒中国

相关阅读

adl03
adr1
ad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