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中国
adall1 adall2
当前位置:传媒中国 > 观察传媒

从“虹吸”到“共赢--北京60多家药企外迁河北的启示

栏目:观察     编辑:安靖    时间:2016-11-07 15:59     热搜:北京,河北   阅读量:17515   

新华社石家庄11月7日电(记者高博)“我们公司在河北生产出了‘北京药’,这也是北京药企集中外迁入冀产出的首批药剂。”北京朗依制药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经理冀伟伟说,医药产业转移完成异地监管,这在全国也开了先河。

注册地址不变,药品同意文号不变,药企仍然保存“北京身份”……短短一年多时间,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已吸引68家医药企业落户,其中20家企业开工建设,2家完工企业顺利获得北京市食药监局通过异地监管颁布的试生产允许证。

长久以来,受土地紧张、环境压力、资源消耗等因素影响,生物医药产业链的诸多环节在北京发展遭到制约。依据北京市经信委、北京市环保局制定的工业浑浊行业、生产工艺调整退出及设备淘汰目录,化学原料药制作须在2017年年末前所有退出北京。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为北京药企寻觅一块“飞地”,集中建设一个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火烧眉毛。经屡次考核,产业园区最后选在了沧州渤海新区,那边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优惠的产业赞同政策,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毗邻的黄骅港还可提供液体化工原料装卸、仓储等。

但药企外迁入冀却遭受了政策壁垒。在我国,医药行业实施属地管理,药企必须在注册地生产、接纳监管,不能够跨地区监管,不然只能重新进行药品审批。

“留京,诸多生产环节受限,空间资源紧张,已没办法发展;外迁办厂,要在本地申报审批,还会失去‘北京药’的品牌效应和部分首都市场。”冀伟伟一语道出外迁企业一起的担忧。

京冀两边经屡次协商,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依照两地“共建、共管、共享”的思绪建设,摸索实施医药产业转移异地监管方法,即入园企业保存“北京身份”,药批文号等部分管辖权仍属北京。

身份困难处理了,产业园快速获得北京药企的积极呼应,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北京药企接连签约入驻。今年7月,北京朗依制药、北陆药业两家企业获得由北京市食药监局核发的《药品生产允许证》。10月底,北京朗依制药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开始试生产,首批300千克匹多莫德原料药问世,这是北京药企集中外迁进入河北产出的首批药剂。

北京万生药业沧州分公司负责人刘春鹤告知记者,京冀共建产业园,医药产业转移完成异地监管,这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国家战略背景下才得以完成。外迁河北后,公司不再为生计空间问题而担忧,如今公司正在渤海新区建设年产100吨医药原料药及中心体项目,估计来年1月将开始试生产。

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主任路世彤介绍,北京与河北协同提升环保标准,请求园区的京籍药企提升设备设施现代化水平,削减排放,并加大环保改造投入,同时沧州渤海新区园区也建设了专门的废水和固体废料处置设施。

“医药监管方法的创新,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沧州渤海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国栋表示,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多个项目落户河北,其实不是生产环节的简单转移,而是北京创新资源的外溢,产业园将推进京冀两地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成为生物医药区域协作和协同创新示范区。

据介绍,估计将来5年,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将转移北京生物医药企业100家,完成投资500亿元,完成产值1000亿元。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来源:传媒中国

相关阅读

adl03
adr1
ad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