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中国
adall1 adall2
当前位置:传媒中国 > 聚焦传媒

你真的需要关注那么多公众号吗?

栏目:聚焦     编辑:柳暮雪    时间:2017-07-16 12:24        阅读量:15985   

原标题:你真的需要关注那么多公众号吗?

【一】

精读调查报告:你在哪个百分比中?

30%以上人关注公众号超过20个。

50%人每天都看的公众号小于5个。

不到30%的人会主动删掉很少看的公众号。

不到30%的人觉得阅读公众号性价比高。

【二】

你真的看得完吗?

5:精读一篇文章的时间

20:所关注的公众号总数

如果每个公众号平均每天发送2条信息,那么根据这个简单的算式,看完20个公众号推送的信息,每天要花3个多小时的时间。

【三】

为什么你需要关注那么多?

从开篇的调查结果来看,30%以上人关注公众号超过了20个,10%的人超过50个。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都患了“信息丢失恐惧症”,总担心自己错过什么有价值的信息。所以,我们慢慢变成了花栗鼠,公众号越关注越多。

作家和菜头说:

上网以后,我们把信息当做了知识,把收藏当做了学习,把阅读当做了思考,把储蓄当做了掌握。像个花栗鼠在秋天收藏坚果一样,把自己的阅读器和硬盘塞满,却依旧觉得饥渴难耐。

殊不知,没有经过思考和行动验证的知识,其实都不是自己的。

【四】

这些信息读了真的有用吗?

为了不与社会脱节,在你关注的那么多公众号中,是否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时效性较强的新闻信息及资讯?比如,尼泊尔地震、双胞胎女孩脚筋被砍、郭碧婷被爆出柜、香港普选方案公布、央企将大规模并购……我们真的必须要知道这些事吗?

瑞士经济学博士罗尔夫•多贝里说,新闻及资讯对于我们精神的影响,就像糖对于身体的影响一样:这类信息是可口的,容易消化——但长期下来却是有害的。

为什么这么说?

媒体人很好地利用了人脑对两种不同信息的不同反应,于是大量发布那些引人眼球的故事、显眼的图片和耸人听闻的“事实”,而那些构思缜密、复杂、抽象和不易看透的内容则被自动隐去了。但这些被隐去内容,往往与我们的生活和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更加相关。

最后,许多人在阅读新闻及资讯的过程中渐渐丧失了判断力,媒体认为这件事是值得高兴的,我们就高兴了,认为这件事需要我们愤怒,我们就愤怒了。

罗尔夫做过一个调查,他问周围的人:他们在1年内所看的大约1万则(每天约30则)短新闻及简讯中,对他们所做的决策产生较大影响的有几条?结果没人能说出2则以上这样的新闻。可见这类信息的利用率之低。

【五】

什么是“断,舍,离”?

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在她的著作《断舍离》中提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整理术,都是在物品数量不减少的基础上,花费大量的时间、空间、劳力、精力来整理。而“断舍离”是从根本上反思自己与物品的关系,对物品进行简化、取舍,为人们省出整理的时间、空间、劳力和精力。

《人民日报》中提到一个“少而精”的概念,与断舍离有异曲同工之妙。针对这个目标,它公布了一个清单,鼓励我们做减法,努力创造更精简的生活。清单中,有一条就是“精简你的信息源”。

电脑、手机等接收的信息都被归类为“信息源”。这些信息源未必能增长我们的见识,甚至会使我们信息过量。如果能减少这些信息输入,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更轻松、更高效。《人民日报》中提倡的做法是:

精简信息输入源头,减少使用社交网络、即时通讯。定期远离互联网、远离手机,避免信息骚扰。精简电子邮件数量。APP使用少而精,删除长期不使用的应用。

【六】

什么是真正的智慧?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其意为:有关学习,要日益精进,广学多闻;关于修道,则是要日渐除去不必要的部分,去芜存菁而能明心见性。

巴尔扎克有言:

在人生的大风浪中,我们常常学船长的样子,在狂风暴雨之下把笨重的货物扔掉,以减轻船的重量。

媒体人杨澜说:

我们在生活当中,经常用不断地获取、占有来获得某种安全感和满足感,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垃圾,那些我们并不需要的衣服,本应该扔掉的食物,还有情感生活中那些伤害,那些该断掉的,该舍弃的,就让它离开吧!

在物质极为丰富,资源看似无限,信息几何爆炸,人际关系异常复杂的今日。几位名人的说法,用另一种表达便是“断,舍,离”,即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去多余的东西、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断舍离的生活态度,是一种真正的智慧。

【七】

为什么我们不知不觉会关注那么多?

管理学博士邱昭良在其著作《系统思考实践篇》中,提到一个增强回路的概念,意即具有自我增强特点的回路。正是增强回路的存在,才驱动了系统行为的成长。例如,一颗小树根扎得越深,吸收的养分就越多,就长得越高,根愈发扎得深……如此循环,逐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小树正是处于这样的增强回路中,才能逐渐长成大树。

“温水煮青蛙”也是一个增强回路 :青蛙在水中时,随着水温的升高,青蛙能够跳出锅的能力就越弱,由于时间的滞延作用明显,虽然水温升高,但水温的变化缓慢,导致“局中人”察觉不到正在发生的变化趋势,最后酿成悲剧。

【八】

从现在,就开始行动吧!

【九】

财富为何也要断舍离?

比尔·盖茨夫妇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减去多余的物质需求,减去奢侈的欲望,你的人生才会更加丰盈与精彩。

1993年,比尔•盖茨夫妇在海滩上散步时,做了一个什么重大的决定?

为什么比尔·盖茨夫妇承诺,走完此生后要将95%的财富捐给基金会?

他们是如何说服亿万富翁们一起参与慈善事业的?

一起看看这段TED访谈:比尔•盖茨夫妇——我们如何放弃财富?(25分钟)。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来源:搜狐

相关阅读

adl03
adr1
adr2